首页
首页 > 新闻 > 详情

四川盆地从何而来?地质专家这样说|每日焦点

2023-04-23 14:20:29来源:华西都市报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华西都市报-封面新闻记者 田之路 实习生 韦杰

在青藏高原东南缘群山环绕中,面积约26万平方公里的四川盆地,犹如一颗明珠镶嵌在中国的西南部,它是广为人知的中国四大盆地之一。关于它的成因众说纷纭,有如“陨石坑”“火山口”等说法,但在地质科学家看来,四川盆地的形成则是沧海桑田的海陆变迁。4月22日是“世界地球日”,四川省地质局的地质专家讲述了四川盆地从何而来。

数亿年前,四川还是一片波涛汹涌的辽阔海洋,其海床为地球早期形成的一套巨厚的以海相碳酸盐岩为主的地层。到距今2.5亿年左右的三叠纪,这片区域还属于特提斯海的外围。与开阔海水交流受阻,逐渐沉积了一套最厚可达500米、富含盐类的岩石,成为四川盐卤资源的源头。局部地方还曾发生过火山喷发,留下了神奇的“绿豆岩”。

在距今2亿年左右的侏罗纪构造板块俯冲碰撞下,特提斯海逐步消亡。川西地区抬升成陆,地壳物质向东挤压,形成了古龙门山。山体压弯岩石圈,从而在其东侧形成了前陆盆地,成为四川盆地的最早雏形,范围远大于现在地理地貌上的四川盆地。同时来自山脉的岩石碎屑等物质,在盆地中逐渐填充沉积,早期覆盖的海水变得越来越浅,逐步成为海陆交互的沼泽。

气候温暖湿润,蕨类、苏铁和裸子植物大量生长,为后期煤矿的形成提供了重要基础。随着构造凹陷继续发力,湖相盆地面积越来越大,充填也越来越快,现今意义上的“四川盆地”轮廓逐步形成,其内河流、湖沼纵横,一度成为恐龙的乐园。

到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,全球火山喷发导致盆地气候逐渐变得干热,植物不断衰退,恐龙灭绝。大量岩石碎屑等物质在盆地堆积,形成了厚达数千米的红色和紫红色砂、泥、页岩,四川盆地成为著名的红色盆地。

在距今4000万-3000万年左右,随着青藏高原的隆升,地壳物质分别向东向南流展,复杂的构造应力在四川盆地周缘造就了龙门山、大巴山、七曜山和大相岭等多条山脉。四川盆地基本定型,并完成了由湖相盆地到陆相盆地的转变。

此后在青藏高原构造应力的持续作用下,形成了一系列呈北东-南西向线状延伸的褶皱山,如龙泉山、华蓥山。龙门山前,构造凹陷依然强烈,滔滔岷江和沱江带来的巨量砂卵石逐渐堆积在凹陷中,厚度达500多米,如同缓冲垫一样,极大减轻了龙门山地震的破坏力,成就了舒适宜人的成都平原区。与川东平行林谷区、盆周低山丘陵区、川中丘陵区共同组成了四川盆地的整体地貌。

数亿年的地质演化造就了如今美丽而富饶的四川盆地,这里拥有丰富的天然气、盐卤、煤、芒硝等矿产。这里土地肥沃,既宜工也宜农,是物阜民丰的天府粮仓,更是享誉国内外的文旅胜地。

标签:

上一篇:【社交秀】格拉利什女友游艇度假 内马尔女友宣布怀孕喜讯
下一篇:最后一页

资源

课程

华北东北地区有降雪 冷空气将影响长江中下游以北大部地区